编者按:为迎候祖国70华诞,大力宏扬爱国主义精神,全面展现建国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伟大成就,依据中宣部安排展开的“绚丽70年·斗争新年代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求,和山西省委宣扬部、山西省委网信办宣扬方案,由山西省委网信办辅导,黄河新闻网将展开“绚丽70年·斗争新年代”——寻觅共和国同龄人主题宣扬报道活动。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觅7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。经过叙述他们70年来个人阅历、难忘回想等内容,来反映年代开展、社会前进,书写人生之美、抒发家国情怀。
黄河新闻网大同讯(记者 孙剑功 赵欣)从同学到恋人,再到相濡以沫执子偕老;从翩翩少年到两鬓斑白,一路走来年月变迁,不变的是信守终身的许诺。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叶如森和该院内科主任医生董玉莲,到本年10月1日是他们成婚48周年纪念日。
一位是门诊部的内科主任医生,一位是住院部的内科主任医生,这一路携手走来,他们在爱情的路途上有哪些精彩故事?让咱们一同听他们叙述这段温馨浪漫的回想。
40年代末,叶如森和董玉莲都出世在大同古城内。1964年,家境贫寒的他们一同考入了山西医科学院,成为同班同学,两人都特别爱惜这可贵的学习时机。“其时的大学是5年制,由于年代特别,咱们读了6年才结业。”董玉莲说,直到1970年,两人才走上工作岗位,“我被分到了其时的大同矿务局医院,也便是现在的同煤总医院,老叶是分配到了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”。
“那年冬季,每当周末,老董从矿务局回来,咱们就在她家那间小东屋一坐便是几个小时,咱们谈过去,讲现在,想未来,感觉那时候有说不完的论题,”叶如森回想起那段韶光时,脸上洋溢着夸姣的浅笑,“咱们的婚前爱情没有公园里树荫下的私语,没有周末电影院的消遣,也没有商店里购物的消费,只要温馨小屋的久坐长聊,却是咱们最夸姣的回想”。
相同的命运、一同的爱好,也使两个年轻人的心相互接近,在家人和朋友的祝愿中,他们举办婚礼,从此敞开人生的新篇章。
“1971年10月1日,举国喜度国庆节,我记住这一天,风和日丽,我俩举办了俭朴的婚礼,”尽管婚礼很简略,可是为了筹办婚宴,叶如森全家发动,“我父亲托人从北京捎回水果糖、午餐肉、火腿肠,二舅在老家买来白面、黄米和麻油,我的朋友在朔县买了两片猪肉,就这样东凑西买,总算是物品完备了。”
“婚房是单位给的一间平房,两个床,一对衣柜,这便是成婚的一切东西,婚后的日子仍是比较艰苦的,”叶如森回想说道,“那时候去矿务局只要1路公交车,老董要一个星期才干回一趟家,特别是孩子出世后,孩子的衣服、鞋子都是老董自己做,伴随着三个孩子的出世、长大,老董付出了很大的辛苦,现在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,我感到很夸姣,可是夸姣是来之不易的,咱们很是爱惜”。
1995年,因工作需求,董玉莲被调到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,和叶如森在同一个科室,从此两人同进同出,相互扶持相互前进。
“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,回到家还会评论,这个患者的状况该怎么给出正确的决议,那个患者用药后的反映怎么等等,他就会说‘你带的问题太多了’,”董玉莲笑着说道,“这一辈子,两个人相互扶持过的很高兴”。
在随后的日子里,叶如森夫妻每天都在医院里繁忙着,日子过的尽管平平却很夸姣。韶光飞逝,一转眼迎来了千禧之年,“2000年,大同市安排援非(喀麦隆)医疗队,应祖国的需求,我报名参加了,可是老董坚决不让去,”叶如森边说边望向坐在一旁的董玉莲,“那时候,他现已50多岁了,身体欠好,并且喀麦隆又那么远,我不放心,可是他必定要去,”董玉莲回想着其时的景象,眼里泛起泪光。
终究,叶如森说服了爱人踏上了去往喀麦隆的飞机,“喀麦隆居非洲中西部,当地气候极点恶劣、流行症极端暴虐、驻地环境和住宿条件差,身体上的厌倦是小事儿,精神上的孤寂却需求毅力,”叶如森告知记者,在援非的两年里,会遇到疟疾和风险,可是这些他都不怕,“真的是想家,那个味道很欠舒适”。
远隔万里,尽管通讯不方便,但他们经过信件来传递着脉脉温情,第一天抵达喀麦隆的叶如森就开端写信为家里报平安,“两地时差八个小时,我晚上十一点给家里打电话,老董他们是早上七点接到电话,相反家里给我打电话就比较困难,所以在非洲的那两年,我每个月定时给家打两次电话,发两次信,”叶如森说道,“我走的那两年,老董哭了两年,她常常哭,医院都是有名的”。
两年,七百多个日夜,八十二封信,他们用书写记录着对相互的怀念、对家人的挂念,“今天是二月二十一日,昨晚我与你通了电话,尽管只听到了你‘喂’,‘喂’两声,我也称心如意,长想念,只因长相离,长相离期盼长相守。”叶如森翻开一本书选读了其时一封信中内容,“每次咱们相互收到信都很默契的保藏起来,后来我把这些信整理成一本书,把书名定为《怀念》,意为相互怀念。”
蓦然回首,那时的青春年少,到现在已是暮年白叟,最初虽是简略的婚礼,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,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。他们一同走过春,走过夏,走过秋,走过冬。哪怕年月腐蚀爱情,哪怕今天已白发苍苍,他们依旧是旧日初恋的容貌。
“本年10月1日是咱们成婚48周年纪念日,更是咱们祖国70岁生日,咱们感到很侥幸,也很夸姣,我期望咱们可以相濡以沫一向走下去,”叶如森紧紧的握着妻子董玉莲的手说道。
在采访过程中,咱们让叶如森和董玉莲相互对相互说一句话。“就这么走着呗,不挺好吗”,“珍重身体,相互扶持,把这一辈子走完,白头到老。”两句简略的言语却像极了爱情。
从相识到相知,从相爱到相守,同为40后的叶如森配偶一路走来,与祖国同生长。出世时,他们和整个国家一同迎候初升的太阳;生长中,他们阅历着祖国开展进程中的风风雨雨;现在,他们感受着祖国一日千里的改变,他们用自己的亲身阅历,见证着祖国生长强大的点点滴滴。